2025年福州市滨海快线票价听证方案

更新:2025-08-05 11:01:36

查看相关文章

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滨海快线开展了成本调查,综合考量线路功能定位、社会承受能力、地铁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因素,拟定了福州市滨海快线票价方案,现提交听证。

福州市滨海快线票价听证方案

滨海快线(项目批复名称为“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计划于 2025 年开通运营。根据《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福建省定价目录》等相关规定,城市交通票价属于政府定价范围,应当实行定价听证。为科学合理制定滨海快线票价政策,保障滨海快线顺利开通运营,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滨海快线开展了成本调查,综合考量线路功能定位、社会承受能力、地铁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因素,拟定了福州市滨海快线票价方案,现提交听证。

一、基本情况

根据《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闽发改网审交通〔2020〕50号),滨海快线定位为城际铁路,串联福州火车站、长乐机场两大交通枢纽,与民航、国铁紧密衔接、协同运作,有效增强区域交通协同性。线路起于福州火车站,经福州主城区、滨海新城、长乐机场,终至文岭站,总长约62.4 公里(运营里程61.76公里),采用地下+高架+路基敷设方式,共设车站15座(近期设 13 座,预留 2 座),全线设计最高速度为140 公里/小时(较既有运营线路最高速度 80 公里/小时提升75%),开通运营后,将采用“普通列车+大站快车+直达快车”三种运营模式,可满足福州主城区至滨海新城30 分钟通达、福州火车站至长乐机场 40 分钟直达的快速通行需求。

二、政策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二)《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国务院令第793号)

(三)《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 年第 21 号令)

(四)《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 年第 7 号令)

(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定价目录的通知》(闽政〔2022〕14 号)

三、成本调查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等有关规定,受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福建安信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参与滨海快线2026年、2027年运营成本调查工作。调查结论如下:预测2026年、2027年滨海快线“人公里运营成本”分别为:0.86元/人·公里、0.82元/人·公里(不含税,下同),“人次运营成本”分别为:15.75元/人次、15.11元/人次;“人公里完全成本”分别为:2.6元/人·公里、2.4元/人·公里,“人次完全成本”分别为:47.77元/人次、44.05元/人次。

四、滨海快线票价制定的主要考虑

(一)公益优先、兼顾成本。

城市轨道交通票价作为公共交通票价的组成部分,票价制定坚持公益属性,应当充分考量市民的承受能力。滨海快线作为机场快轨与市域通勤复合线路,应保持其价格优势,引导市民绿色出行。但过低的票价不利于轨道交通线路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制定票价过程中,综合考虑企业运营成本、政府负担以及公众可承受能力,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能力提升。

(二)优质优价、体现差异。

滨海快线具有速度快、准点率高、运营组织灵活等特点,全线运营里程61.76 公里,平均站间距在 5 公里以上,设计最高时速140 公里,市域A型车车厢宽度更大,并配置行李存放区。根据国务院2024 年10月颁布的《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国务院令第793 号)“鼓励根据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运输距离以及换乘方式等因素,建立多层次、差别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票价体系”的文件精神,综合考虑滨海快线运行速度和服务水平的差异,实行差异化定价。

五、滨海快线票价听证方案

(一)票制设置

考虑到滨海快线福州火车站至帝封江段(以下简称主城区段,13.91 公里)在福州火车站、东门站、帝封江站分别可与1 号线、4 号线、4/5 号线实现换乘,为了消除换乘支付壁垒,全面提升乘客换乘效率,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惠及民生,引导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滨海快线主城区段沿用既有线路票制,仍按《福州市物价局关于我市地铁票价等相关事项的通知》(榕发改价格〔2016〕33 号)执行。

滨海快线帝封江至文岭段(以下简称新区段,里程47.85公里),站间距相对较长(平均6.8 公里),运营速度比主城区段快,根据《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精神,采用独立票制,保障线路长期可持续发展。滨海快线主城区段按照轨道交通既有票制计价,新区段按本次听证的计价规则计价;跨区段乘车费用为两段费用累加。

(二)票价方案

1.滨海快线主城区段票价方案

与既有运营地铁线路保持相同计费规则,即:

起步价:5 公里(含)2 元。超过5 公里后,5~15 公里(含),按每 5 公里加收 1 元计价(不足5 公里按5 公里计价);15~29 公里(含),按每 7 公里加收1 元计价(不足7 公里按7公里计价);29 公里以上,按每 9 公里加收1 元计价(不足9公里按 9 公里计价)。按上述票制,福州火车站至帝封江站票价4元。

2.滨海快线新区段票价方案

方案一:采用单一费率计价方式,每人次票价=每人公里费率0.3元×乘坐里程,票价按元计价,不足1 元的部分四舍五入。当每人次票价低于 2 元时,按 2 元计价。按方案一,帝封江站至长乐机场站票价 13 元;福州火车站至长乐机场站票价17元,至文岭站票价 18 元。

方案二:采用里程分段计价方式,15 公里(含)内,每3 公里加收1元;15-35 公里(含),每 4 公里加收1 元;35 公里以后,每5公里加收 1 元;当每人次票价低于2 元时,按2 元计价。按方案二,帝封江站至长乐机场站票价12 元;福州火车站至长乐机场站票价 16 元,至文岭站票价17 元。

(三)方案比较

方案一:最低票价可乘坐里程(8.3 公里)比方案二(6公里)更长,对短距离出行的乘客更为有利;且从主城区至滨海中央商务区及新区段祥谦站至机场站的所有车站之间票价均比方案二低 1 元或与方案二一致,对主城区至滨海新城及滨海新城内部通勤乘客更为有利,也有利于滨海快线运营初期客流培育。

方案二:在新区段乘坐里程超过34 公里后,递远递减优势显现,对于长距离客流的吸引力更大,有利于空港旅客出行。从乘客出行成本来看,方案二比方案一稍高。方案二有86个(占 49%)站间票价比方案一高1 元,有30 个(占17%)站间票价比方案一低 1 元。

根据福州轨道交通设计院预测的滨海快线2026 年、2027年客流数据以及我委的成本调查情况,从票务收入来看,方案二的票务收入略高于方案一。2026 年、2027 年滨海快线全线票务收入覆盖完全成本的比例,方案一分别为13.04%、14.08%;方案二分别为 13.31%、14.39%。2026 年、2027年滨海快线全线票务收入覆盖运营成本的比例,方案一分别为39.53%、41.04%;方案二分别为40.35%、41.93%。

六、影响分析

(一)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

市民在选择交通方式时,除居民收入和票价外,出行习惯、出行时间要求以及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等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滨海快线兼具快捷、准时、安全等特点,线路开通运营缩短了主城区与滨海新城、长乐机场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市民出行更为便捷安全。市民能够从出行时长、准点率、便捷性与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考量,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有利于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二)降低市民出行成本。

与福州本地机场客运服务相比(不同公共交通方式对比详见表2),滨海快线前往长乐机场所需时间略有缩短,与元翔快线、出租车/网约车相比,所需的时间成本缩短约 20%-40%;从费用支出角度而言,选择乘坐滨海快线,其单程费用与既有客运服务相比优势明显,滨海快线票价不足元翔快线的55%,不足出租/网约车的22%。滨海快线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能够降低市民的出行成本。

七、配套措施

(一)强化效能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根基。企业应聚焦降本增效与资源优化,通过精细化成本管控,对能源消耗、维护支出、人力配置等核心成本项实施动态监管与优化,最大限度压缩运营成本;同时科学统筹线路资源、车辆调度及场站利用,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化与集约化。增强企业自身“造血”能力,减少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更能为可持续发展筑牢经济基础。

(二)优化服务体验,助力轨道交通长远发展。企业应以乘客需求为核心,打造“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生态,持续改善乘车体验,提升乘客满意度,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三)推进信息公开,提升出行服务透明度。企业应确保运营线路、站点分布、首末班车时间、发车间隔、票价标准等基础信息的实时更新与主动公开。依托企业官网、便民APP、城市出行服务平台等数字化渠道,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查询体系,让乘客随时掌握出行动态,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出行困扰,切实保障乘客知情权与出行效率。

(四)实行优惠政策。滨海快线的票务优惠政策与既有线路一致,具体内容请查询福州地铁官网(http://www.fzmtr.com/→乘客服务→乘车须知)。

 

本文位置:福州慢慢看 > 交通

X

[漫漫看] 电影 电视剧 综艺节目 明星 电视节目表 你知道吗

记住网址:www.manmankan.com

Copyright © 2022 www.manmankan.com 版权所有